欢迎访问巴中博济医院官方网站

就医服务

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与科普>>博济科普博济科普

医疗知识小科普 | 高血压你知多少?

积-极-预-防-科-学-治-疗
高血压
医疗知识小科普

高血压的坑,你踩过吗?


高血压,你得治疗!

不用,我一点感觉都没有!

很多病人听到自己得了高血压,都不以为然。



什么是高血压?

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和其他

国际医学组织的标准,高血压通常定义如下:收缩压2140 mmHg 和/或舒张压290 mmHg 高血压通常被认为是“无声的杀手"因为早期高血压很少有任何症状,许多人未得到诊断:获得诊断的人可能未得到治疗,可能未能长期地控制好疾病。中国约有2.7亿高血压患者,但仅有13.8%的患者血压得到控制。因此,所有成年人都应定期检测血压,以便发现高血压后能够及时治疗。

微信图片_20250211161458.png


微信图片_20250211161505.png



以上是高血压的相关内容,那么日常我们会遇到什么高血压的“坑”呢?怎么做才能完美避开呢?


微信图片_20250211161508.png
误区一:年轻人不会得高血压

解释:青年高血压流行率在全球范国内呈上升趋势。2012-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(CH5)的数据显示,18至24岁、25至34岁35至44岁青年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%、6.1%和15%,而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(CCDRFS)显示,青年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青年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,例如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,那么个体发病的风险会相应增加。如吸烟、饮酒、不合理饮食等都会对血管壁造成损害,导致血压升高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,容易导致血管收缩,从而使血压升高。

微信图片_20250211161508.png
误区二:年轻人得了高血压也不用治,扛得住

解释:对于年轻人来说,一旦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,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相应的治疗。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,它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。如果高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,持续升高,那么就会大大增加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风险,如心脏病、中风、肾脏病变等。因此,即使是没有明显症状的高血压,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,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。

微信图片_20250211161508.png
误区三:降压药吃多了产生耐药性

解释:很多 40~50岁患者常担忧降压药产生“抗药性”,这是错误观念。降压药非抗生素,不产生耐药性。血压升高损害全身血管及心,脑、肾。收缩压每升10mmHg,脑卒中与心肌梗死风险分别增53%与31%。早期控制血压能保护血管,预防损害,预后更佳。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后,血压仍2140/90mmHg,应启动药物治疗。

微信图片_20250211161508.png
误区四:血压正常就停药

解释: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,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管理和治疗。血压暂时达到正常范围,也不代表高血压被治愈。突然停止使用降压药物可能导致血压反弹,引起血压波动,对心脑血管等器官的损害更大。一些降压药物在血压正常时,也能提供对心脏和肾脏等器官的保护作用。

微信图片_20250211161508.png
误区五:一味依赖降压药,忽略非药物治疗

解释:高血压常伴有其它危险因素、靶器官损書或临床疾患,需要进行综合干预。非药物治疗主要指生活方式干预,即去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。它不仅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,还可以降低血压,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,从而降低心血管风险。

目前,非药物治疗有减少钠盐摄入,控制体重,不吸烟,限制饮酒,适当体育运动,减轻精神压力,保持心理平衡,保证夜间睡眠质量。

我们提倡的正确做法:积极进行非药物治疗,改善缺少运动的生活方式,每周运动5次每次30分钟:服药的同时进行其它非药物治疗。

微信图片_20250211161508.png
误区六:服药不规则

解释:有些病人不能坚持服药,有时服药,有时又不服,导致血压不稳定,造成心脑、肾等重要脏器长期受损。现在全世界推荐的控制血压药物以长效制剂优先,因为高血压的治疗主张24小时平稳的控制血压。血压正常即停药,会导致血压出现升高一降低一升高的不稳定情况。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,而且由于血压出现较大幅度的起伏,将会引起心、脑、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,如脑中风等。我们提倡的正确做法是:规律服药: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,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,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,可以增减药物品种或服药剂量,而不应断然停药。






巴中博济医院

急诊电话:0827-6111111

医院地址:四川省巴中市经开区中山北路03号


巴中博济医院(江北院区)

医院地址:巴州区江北大道东段308号(莲花小区对面)

网站备案:蜀ICP备2023015470号